数字化讲堂

系统选型之:不要让低价反噬!

写这篇文章的原因,是因为很多朋友对数字化非常的感兴趣,但是又缺乏经验,所以来交流的比较多。

       这篇文章分享的是数字化系统选型的影响因素,主要是价格和实施团队的情况。选择低价也许会付出更高的代价,所谓数字化转型三分是产品,七分是实施技术。今天要分享的2个案例,我的亲身经历:

第1个案例:价格的无序竞争,我选择了价格高(公司预算内)的供应商

背景:公司准备上一个费控系统、财务系统和财资系统,并做接口实现系统间的连接。通过接口将费控的单据自动传递至财务系统并自动生成凭证,并将付款的单据自动传递至银企直联系统(宁波银行的财资管理系统),减少手工录入凭证和手工录入付款信息的工作量,提升效率和准确性。这是大部分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必经之路。

两家供应商的基本情况:为了获得一个比较好的价格,我作为项目负责人,引入了A和B两家供应商。A是一家专门做业财融合的供应商,做过金蝶系统的代理,前期工作中有合作过,比较熟悉;B是一家非常火爆,专注做费控的SAAS,知名度很高,规模和知名度高于A,但是我没合作过,不熟悉。

两家供应商分别来公司和财务团队对接,明确需求,提供方案,分别报价。

首轮报价:A报价后,我觉得方案可以满足我们公司的需求,且报价在预算内,也在我的心理预期内;但是B的报价相对较高,方案可以满足需求,但是报价超了预算。所以首轮我们准备选A。但是想通过二次价格谈判,降低一下成本,我们要求大家二次报价。

二次报价:A供应商基本上没有降低多少,只是意思意思给了一点降价,并且提供了更明细的报价表,来证明降价空间有限;B供应商先直接降价30%,价格还是比A高一点,直接又来了一个第三次报价,降价50%。

结果:后来我胆小不敢选B。因为降价50%的情况下,价格优于A,但是我评估B项目盈利可能性很低。不盈利的项目,大概率不会有很好的实施团队资源匹配,所以我最终放弃了B,选择了A。

感受:毕竟对公司来说,省一点钱很重要,但是项目负责人必须脑子清楚:保证项目的成功是第一要义的。大部分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容易被价格带着走,容易忽略项目成功才是你的第一目标,价格不是。

但是在很多财务总监看来,怕老板事后算账,为什么选了价格更高的?所以有时候被卷在了价格中,优先选择低价的供应商,结果后期换来更高的不确定性。结果一评估,后期增加的不确定性成本,远高于省的那么点钱。所以我要感谢我的老板,给了我这个权力和信任。


第2个案例:某大型OA供应商做OA与金蝶接口,团队不给力,延期又怠工;虽然最后也勉强达到预期目标,但是中间的过程过于耗费精力

这个案例也很有意思。

背景:公司已经有现成的OA系统做了费控系统的功能,有现成的财务系统和资金管理系统(保融)。但是系统之间是不接连的,所以凭证和银行付款信息录入都是手工的。我想做接口,通过接口将费控的单据自动传递至财务系统并自动生成凭证,并将付款的单据自动传递至资金管理系统(保融)。这个需求是上一个案例需求的一部分。

接口,意味着一方做数据输出,一方做数据输入。考虑到目前已经有的系统,我们选择了数据输出方(即OA)作为我们的第一供应商。经过一系列的需求确认、方案确认、价格谈判等,最后签订了接口开发合同,价格也并不高,比较合适。

经过: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,跟我们公司比较熟悉的项目经理并没有派到我们项目中,而是新指派了项目经理。然后问题就开始层出不穷。我们是OA系统的深度用户,里面做了很多的二次开发,比较复杂。新的项目经理对我们公司的情况不熟悉,导致沟通不太顺畅,在沟通开发细节的时候,浪费了太多的时间。最后造成了项目延期。

其中项目延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单价不够高,供应商将他们优秀的人才给了出价更高的技术开发项目,比如我们的项目经理。

感受:一个好的、靠谱的合作方,值得更高的价格。一个优秀的、有丰富经验的乙方项目经理,可以很好的弥补甲方团队确实的项目开发经验不足的问题,值得更高的价格。当然,价格要在公司可接受范围内。

两个案例给我的经验教训:项目成功,放第一位;价格放第二位。往往价格放第一位,并且压价很凶的,都会被反噬。这种案例比比皆是。

文章来源于网络